- 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電話:183-2853-8768
- 郵箱:1728748202@qq.com
- 網址:www.csxe.cn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泰大道38號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做好環境管理必須先做好環境調查 |
發布者: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8/17 點擊次數:1582 |
來源:中宜環科環保產業研究
近年來,公眾對環境質量需求的提升速度遠遠超出環境質量改善的速度,污染治理和環境安全成為國內水環境管理的兩大迫切需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向污染宣戰”,重新吹響了環境治理的總號角,推動并加快了全國環境治理及管理工作的進程。 作為環境治理的前期工作,環境調查的重要性得到了環保管理機構及公眾的進一步重視。對此,本刊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彭劍峰研究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彭劍峰如此闡釋環境調查在整個環境管理中的作用。 環境安全意識逐漸覺醒,準確調查得到重視 2005年的松花江硝基苯泄露水污染事件是我國水環境安全管理的標志性事件,國家和環保部采取了很多積極措施來避免相關問題的產生。環保部成立了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專門負責對重、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應急工作,并承擔重、特大環境事件的調查工作;科技部先后啟動了863重大項目課題,支撐國內開展環境安全評估、風險控制及應急處理的技術設備研發。 “十二五”以來,環境應急及事故調查體系逐漸完備,而霧霾、黑臭水體這些群眾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重新得到國家重視,環境管理更加關注“工作務實”和“群眾切身感受”!笆濉币詠恚h境管理由總量管理向質量管理轉變,逐步提出了基于環境承載力,提高環境質量的理念,面向效果的綜合治理成為新的需求。隨著環境管理體制的改變,國家隨即也完善了相關政策法規。 這兩年國家先后頒布了多個環境管理及治理方面的綱領性文件,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修訂了《水污染防治法》和《環境保護法》等。這些文件雖未明確提出開展環境調查工作,但相關條款對環境問題診斷提出了明確的需求,例如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中提出國家要建立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水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統一發布國家水環境狀況信息,并組織建設監測網絡;“水十條”第六條“嚴格環境執法監管”中規定: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統一規劃設置監測斷面(點位)。提升飲用水水源水質全指標監測、水生生物監測、地下水環境監測、化學物質監測及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支撐能力。2017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海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水十條”第七條“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中規定完善污染物統計監測體系,將工業、城鎮生活、農業、移動源等各類污染源納入調查范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中提出對于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已建成投產或處于試生產階段的)企業進行環境風險評估。 基于環境調查與整體環境管理的關系,國家政策中并未籠統地提環境調查,而是把相關工作分解到各項任務和管理規定中。上述工作雖未明確要求開展環境調查,但所有工作的成功實施均需以準確的環境調查為基礎。除此之外,國家層面也于2007年開展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17年即將開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彭劍峰認為,相關文件中對環境治理目標的要求,對推進環境調查具有較大作用。 環境調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政策的推動下,環境安全整治和污染治理工作全面展開,而隨之引起重視的,是環境調查。彭劍峰研究員介紹,環境調查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對環境污染源的調查預測,主要對環境要素中污染物的含量進行識別及受污染的程度進行評價;二是對環境風險源的排查預測,明確哪些是重點環境風險源、哪些是一般環境風險源。針對不同的風險源實行不同的管控措施,進而實現對重大環境風險源的有效控制。 那么這兩方面的調查工作,在整體環境治理和保護中居于怎樣的地位?彭劍峰認為,不管是污染源的調查還是風險源的調查都是環境保護的核心工作內容。他表示:“只有準確地識別污染源,才能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只有有效地識別環境風險源,才可以降低環境污染事故突發風險,保障環境安全。環境調查能夠為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提供事實依據,促進環境管理決策,對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提供極大的幫助。污染源和風險源的識別是水環境治理的首要步驟,對保護水資源、水環境有重要意義。” 目標明確,水環境調查面臨六大政策趨勢 水環境治理在所有環境問題中居于重要地位,總結相關政策規定,彭劍峰認為,當前水環境調查工作面臨六大政策趨勢:規范重點流域、重點城市及地區環境調查程序、方法及責任單位;建立完善水環境承載力評估及預測預警辦法;建立及完善企業及流域環境風險源識別及管理辦法;建立國家或省市環境信息大數據平臺,完善環境質量數據;鼓勵研發專業的環境調查儀器設備,提高環境調查規范性;調整中央財政資金資助方向,優先資助環境問題解析清楚且具有較大生態環境價值的項目。 市場是主體,但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在政策的引導與推動下,市場需求將被逐漸釋放,這種需求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加強環境調查的專業性及準確性是國內發展趨勢,相關的環境問題精準診斷的咨詢機構、專業第三方分析測試機構、專用分析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可精確模擬預測軟件都將成為產業發展的必需;另一方面,基于環境調查的結果,市政污水、黑臭水體、工業廢水、水環境修復以及地下水等治理領域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但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市場主體想要獲得環境調查的紅利,還需要做足充分的準備。對此,彭劍峰也給出了三條建議:加大資金投入,盡快吸納國內外專業人才,提高評估的專業化水平,開設專業的咨詢機構;收集整理環境基礎數據,建立專業化數據平臺;具備復雜特征污染物識別能力,可準確評估并預測流域污染物變化,形成精準調查能力。 專家來引路,帶動環境調查跨越式發展 彭劍峰認為,專家在此項工作中也有更多可以發揮的空間。環境調查是一項科學性的工作,專家依托其個人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提高調查方法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能夠結合數據的分析為環境調查指明方向。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專家可以積極參與環境調查相關的研究工作,提出創新的技術和方法,解決現有的環境調查問題;對環境調查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指導意見;對環境調查工作發展和運行過程中的重要改革措施、重大舉措提出咨詢意見;對環境調查重大科技項目提出論證意見;對重要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改提出意見。“努力帶動環境調查工作的跨越式發展”,也是彭劍峰本人努力的方向。 |
上一條:四川新環境保護法落地在即:損害生態環境終生追責 | 下一條:難處理工業廢水—印染廢水處理工程的設計與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