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電話:183-2853-8768
- 郵箱:1728748202@qq.com
- 網址:www.csxe.cn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泰大道38號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中國水處理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
發布者: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1/21 點擊次數:1729 |
值此訪問新加坡之際,新加坡主流媒體《聯合早報》刊發藍偉光博士的署名文章:“中國水處理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聯合早報》特地把“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加粗加黑,別有深意。它是一個在此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學者發自肺腑的感慨與建言,惟愿它對中國制定水政策、修訂水標準能有幫助。
《聯合早報》刊發藍偉光的署名文章:“中國水處理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習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執政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把全面治理污水、消滅黑臭水體、保障水安全當作與扶貧攻堅同等重要的為民辦實事項目,自上而下抓落實。 但我認為,目前中國的水處理面臨三大問題: 一、水質標準互不協調 目前大多數環保部門根據《水十條》的要求治水,以為污水處理后排放的水達到一級A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環保部一級A的排放標準尚不及水利部關于水源水質要求的五類水標準。 國家規定,飲用水的水源必須優于三類水。 設計標準的人當時可能以為,接納排放水的河流與飲用水的水源地是互不相干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有些上游污水廠處理后排放的水,會成為下游自來水廠的水源。同一個水體,上游污水處理廠如果僅以一級A為標準,必然不可能把影響人體健康的化學微污染物完全去除,而下游自來水廠又沒有去除化學微污染的凈水工藝,由此導致水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結果必然是老百姓遭殃。 二、污水處理末梢把關 水污染通常源于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主要包含如下三個方面:1)生活污染:在居民生活中產生的污染物造成的水污染,如含磷洗衣粉的污染;2)工業污染: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染物造成水污染,如造紙廠、采礦場排出的有毒廢水;3)農業污染:農業生產過程造成的水污染,如種植業使用農藥、化肥,養殖業使用激素、抗生素等。 目前地方政府部門把所有的壓力都傳導給轄區所在的污水處理廠,指望由其末梢把關、達標排放。實際上,目前污水處理廠普遍采用的工藝均無法應對復雜的進水條件。舉個例子,許多非理工背景的地方官員以為只要進水的COD、BOD符合規定,污水處理廠的出水就必然合格。但他們有所不知,許多工業園區排放到市政管網中的污水,由于碳氮比嚴重失調,結果污水處理廠無法處理,雙方互相指責,引發許多糾紛。 三、飲水安全指望水廠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對飲用水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級政府也把提升飲用水質、保障飲水安全列入政府的工作計劃與財政預算。因此,不時會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發布公告,耗費巨資升級改造自來水廠。地方政府的本意與愿望是良好的,值得肯定。然而,實際的效果卻值得商榷,因為影響自來水水質的因素跟水源水質、制水工藝、輸水管網、高樓水箱等密切有關。 就水源水質而言,目前的主要問題是或多或少都遭遇了化學微污染,傳統的四步法凈水工藝對此無能為力,但即使采用先進MBR膜法工藝加以提升改造,也僅僅是在改善澄清度與去除微生物方面卓有成效,而對于水源水質中可能含有的化學微污染束手無策。進一步地說,即使水廠出水達標,經過參差不齊的輸水管網、管理欠佳的高樓水箱,到了居家住戶的水龍頭,自來水的安全性已經無法保障了。 針對上述三大問題,筆者認為應該采取如下三個對策: 一、統一水質凈化標準 生態環境部(環保部)出臺的污水處理一級A排放標準在當時的條件下已經是相當高的了,像廈門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的海濱城市所建的污水處理廠,目前仍未達到這一要求。 新時代提出了新要求,也有了新方法。科技發展到今天,即使污染程度再嚴重的水都可以凈化成所需潔凈程度的水,因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不要再以尚不如水源水質標準五類水的一級A作為污水處理廠的出水考核標準。尤其是當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排河入流,可能成為下游城市的水源地時,更應該注重具體的化學微污染的剔除率而不是用COD、BOD等指標籠統地概括。 理想的做法是把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水與水源水質的標準銜接統一,針對不同的水體,規定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是否達到五類、四類乃至三類水的標準。同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有的放矢,不搞一刀切。比如,對于以農業灌溉為主的下游用水,不應該片面強調總氮、總磷等的去除率,因為氮、磷是植物生長的主要營養物,也是水體生態多樣性的必備條件。 二、源頭控制減少污染 早在2003年,我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張炳升采訪時,就希望能通過他們向國家有關部門呼吁,工業過程應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因為污染是放錯地方的資溽。比如說,在化工醫藥原料的生產中,若能在生產過程中應用膜技術取代傳統的分離純化工藝,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生產收率,降低資源消耗。隨之而來的,可以減少副產品與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在環境中的排放。這一技術若能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既有可觀的經濟效益,更有巨大的環境效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工藝的不斷創新,諸如膜分離之類的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當今中國,明智的做法應該是應用高新技術,著眼前端控制而非末梢把關,鼓勵工業生產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實現綠色制造,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進而減緩污水處理廠的負荷與壓力,如此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生活污染,應通過科普水知識、喚醒水意識、出臺水政策等方法,鼓勵節約用水與循環用水,如此可減少大量污水的產生。而農業污染則有賴于國家統籌考慮,比如國家應杜絕生產高毒低效、半衰期長的化學農藥,鼓勵、䃼貼農民使用高效低毒、易降解的生物農藥。同時,在廣大農村鄉鎮地區,應當避免大城市大建管網、收集污水、統一處理的做法,而是采取因地制宜、截污減排、分散治理、就地排放的做法,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污水處理而不是建設管網。(文章來源于慧聰360) |
上一條:鄉村振興污水治理要先行 | 下一條:重慶市石柱縣多舉措開展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污水治理工程成果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