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電話:183-2853-8768
- 郵箱:1728748202@qq.com
- 網址:www.csxe.cn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泰大道38號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看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的痛點與機遇 |
發布者: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8/18 點擊次數:1880 |
來源:中宜環科環保產業研究 我國流域水環境治理的現狀 “十三五”期間,流域水環境治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開展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期間,國家成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選擇“三河三湖”(淮河、遼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三峽庫區、南水北調沿線等典型流域,以“控源減排”—“減負修復”—“綜合調控”為技術路線,陸續投入300多億元,開展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的綜合示范,以提高我國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技術水平。 “十二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堅決向污染宣戰。在水環境治理方面,隨著《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與實施,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水環境治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再次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進國土綠化,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中國環保產業從污染減排、環境修復邁入了環境大建設的階段,而以效果為導向的流域水環境治理得到了全國自上而下的重視。 PPP形式主導,2000多億元投入到水環境治理中 隨著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環保建設的提出,由大型水務企業以PPP模式承接一片區域甚至整個城市的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正在成為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到2017年3年,已完成及正在執行的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有94個,總投資額達2090億元。這些PPP項目以北京、山東、海南、河南、貴州、云南、安徽、廣東等地為重點市場,項目數及投資額占比分別達63.8%與60.2%。 從項目資金量來看,流域綜合治理的PPP項目所涉及的金額通常為億元級別,如94個PPP項目中,僅兩個純河道治理的PPP項目投資額不足1億元,其余92個PPP項目投資額均為1.4億元以上,平均投資額為22億元。 央企、國企、上市大型民營企業成為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的主導企業 據北控水務流域水環境治理負責人介紹,目前參與流域治理的企業類型主要可以分為3類。第1類是央企,以中電建、葛洲壩、中電、中鐵為主,這些企業側重于施工本身,以施工的形式參與到流域治理的項目中來,方案設計、運營等環節委托設計院、規劃院及民營企業。第2類是國企,以北排、首創、北控、深圳水務等傳統的水務公司為代表,強項是水務的投資與運管。第3類是上市的大型民營企業,這又可以分為2種,其中第1種是以傳統水務切入的碧水源、桑德、博天環境為代表,第2種以景觀設計和建設為強項的東方園林與鐵漢生態為代表。“目前流域治理中,生態建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基于這種理念,把生態和水環境的項目納入他們傳統的園林項目中去,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類型的企業”,北控水務流域治理負責人講到。 一家牽頭,幾家合作成為流域水環境治理PPP項目的常態 大部分流域治理PPP項目均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方式選擇社會資本方。而一家牽頭,幾家合作成為流域水環境治理PPP項目的常態。如通常參與企業會由背景或資本較強大的上市公司或大型央企作為牽頭單位,并與(規劃/市政/勘察)設計院及及互補的施工/運營單位合作。 在江西省撫州市撫河流域生態保護及綜合治理項目中,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牽頭人,聯合江西省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康達環保、鐵漢生態和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獲取了該項總投資48億元的大額訂單。在本項目中,幾家單位各有分工,如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部分投資;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部分投資和施工;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承擔部分投資和施工;江西省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承擔部分施工;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全部勘察和設計,實現了優勢互補。 調查發現,部分流域治理PPP項目則是由上市公司/大型央企獨立與政府合作,如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荊門市竹皮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城區段)PPP項目,北京排水集團參與的南寧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項目,以及北控水務參與的洛陽市洛河水系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等,均由一家企業為主與地方政府合作。 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的痛點 流域水環境治理以可行性方案設計-施工設計-施工-運營為工作流程,環境調查是可行性方案設計的重要環節 目前,流域水環境治理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可行性方案設計-施工設計-施工-運營等幾個環節。可行性方案設計主要是根據水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模擬,提出可解決水環境問題的可行性方案。可行性方案經過論證后,進入具體的工程施工設計階段,再經過論證后進入施工階段,施工結束后項目即從建設期進入一個相對較長的運營期(一般為10年或者20年等)。 環境調查是可行性方案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做水環境治理的環境調查,一般是流域級別較大區域的調查。“在環境調查中,通常地方政府會提供一些水利、水環境、生態等各方面的數據給我們,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的數據并不完善,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現場勘測、調研,并做水質分析”,北控水務流域水環境負責人講到,“目前,環境調查一般重點調查流域內各水質的情況以及污染負荷情況,并根據調查的結果再結合水文、水環境的模擬來判斷水環境存的問題到底是什么,然后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 痛點一:環境調查只關注表象,忽略了溯源,忽略了對導致水質惡化真正原因的調查 流域生態是一個比較大的系統,包括原始的自然生態系統,農村生態系統以及城市人工生態系統三部分。其中,原始的生態系統往往保護的比較好;農村生態系統相對簡單,產生的面源污染可以治理解決;而城市人工生態系統最重要,對于城市的建設等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流域水環境治理或黑臭水體治理的調查及評估往往只關注表象和水質本身,而引起水質惡化、水體黑臭、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的真正原因往往被忽略”。“水環境的問題,不只是水本身的問題,城市的截污控源情況、污水處理情況、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都是影響因素”,“流域水環境問題近幾年集中爆發,需要去追溯哪里出現了問題,找到這些根源,才能把水環境治理好,而這些環節在目前的流域水環境治理中往往是被忽略的。 痛點二:效果付費機制及標準尚不清晰 目前,流域水環境項目多數采用PPP模式,項目周期一般15-25年,但基于目標考核的收費方式及回報機制還沒有得到解決。工程建設費目前一般支付50%,后期的50%通過效果付費,但是解決水環境問題,采用什么標準得到有效的付費,而政府也認可這種付費方式,同時項目也能達標,這些問題目前在流域水環境治理中依然不清晰。 在目前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的參與企業中,央企、國企占大多數。“雖然大企業具有資金、人脈、管理的優勢,但是流域水環境治理是個復雜的工程,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投入200億元,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果采用效果付費方式,可能會出現交學費的企業”,一位河道治理民營企業家講到。流域治理是個大市場,但是效果付費的機制與標準不清晰成為目前市場發展的痛點,同時,效果付費模式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的機遇 機遇一:以治理效果為導向,央企、國企的需求將催生規劃設計、環境調查評估類型的企業 從目前流域水環境治理的痛點來看,在可行性方案設計環節大企業對于可追根溯源的流域調查以及評估有需求。雖然流域水環境治理的客戶主體是地方政府,且對于前期的規劃設計重視程度不同,但是承擔PPP項目的央企、國企等大企業,是治理效果的負責單位,他們對于如何解決目前的痛點問題,如何在復雜的流域水環境治理中保證治理效果,如何縮短項目周期等具有明確的市場需求。如結合調查與模型對流域水質進行長期的分析和評估,是一家國企提出的明確需求。未來,流域水環境治理勢必催生一批規劃設計、環境調查評估類型的企業。 同時,“央企、國企拿下項目之后需要規劃設計、施工設計、產品設施、技術支持等,這些也都需要專業公司的分包,未來也會催生一定的市場”,一位業內民營企業家講到。 機遇二:10-25年的流域水環境治理PPP模式,催生專業化的運營公司 從水環境流域治理項目來講,國內目前是以PPP項目為主,它的特點是周期比較長,一般是10年、15年甚至25年。這就造成項目的運營期很長,可能達十幾年。“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未來可能會催生專業的運營企業。”北控水務流域水環境治理負責人講到。 |
上一條:四川新環境保護法落地在即:損害生態環境終生追責 | 下一條:市場分析|"插手"海綿城市建設 你的機會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