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電話:183-2853-8768
- 郵箱:1728748202@qq.com
- 網址:www.csxe.cn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泰大道38號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史上最全】環保從業人員必看!關于水處理技術詳解(四) |
發布者: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8/15 點擊次數:2210 |
處理方式 關于野外的水是不是要處理以后才喝,每個人是有每個人不同的想法的。有些人認為野外人跡罕至,那會有什么污染,喝了沒事。其實呢,只要是我們這樣的業余選手能到的,那還能有什么真正的沒有污染的地方呢?其實就算沒有污染,也不代表水里沒有病毒,細菌,或者各種有害物質。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能處理一下還是處理一下。水處理的方式,主要是燒開,凈水藥品和過濾器 燒開 這是最實用,也最有效的手段了。缺點就是浪費燃料(當然用我曾經介紹過的爐子是例外),而且比較耗時間。使用凈水藥片算是以化學的方式進行凈化,多半使用的是氯和碘。市場上的主流是用碘。比如上面的圖片里,白色的那瓶就是碘片。碘片的保存需要注意避光,避潮。凈水藥片使用上的優點是便宜,方便,輕巧。比較耗時,一般加入凈水藥片后20分鐘左右才能喝了。缺點是一是有異味異色。這點可以通過后期處理一下解決,比如上面那瓶黃色的藥片,就是用來除味的。或者加點果珍什么的。二是有一種主要的病毒無法去除,cryptosporidium,這是可能是最常見的水中的寄生蟲了。第三容易引起過敏,同時會和某些食物或是用具起化學反應。總的來說,凈水藥片因為它的輕巧,便宜,體積小,還是有著很大的市場。在使用上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等至少20分鐘,二是不要連續使用超過一個星期。凈化過濾器這里面其實有兩個分類,過濾器和過濾凈化器。主要的分別是,過濾器以過濾的方式去除細菌和寄生蟲。爾過濾凈化器除了能去除細菌和寄生蟲外,還能去除病毒。(基于REI的分類) 過濾器 一般的過濾凈化器,是通過在過濾的基礎上,再以化學的方式出去病毒,比如加碘,所以也具有了前面以化學方式凈水的凈水藥片的缺點。上面貼的這個號稱是唯一一個不用化學方式來除去病毒的凈水器。使用凈化過濾裝置的好處是即時可以喝到水,幾乎不需要等待,而且幾乎也是最安全的凈水方式(使用過濾凈化器的話)。缺點是價格貴,很少有低于60美金的,后期成本也高,濾芯也需要花錢。體積大,重量大,幾乎都要1 lbs以上。使用時也需要經常維護,容易堵塞。三種方式各有所長,怎么選擇就是各人的觀點了。 油的測定 概要 當水樣中加入凝聚劑---硫酸鋁時,擴散在水中的油微粒會被形成的氫氧化鋁凝聚。隨著氫氧化鋁的沉淀,便將水中微量的油也聚集沉淀,經加酸酸化,可將沉淀溶解,再通過有機溶劑的萃取,將分離出來的油質轉入有機溶劑中,將有機溶劑蒸發至干,殘留的是水中的油,通過稱量即可求出水中的油含量。 此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作有機溶劑,這樣可以避免在蒸發過程中發生燃燒或爆炸等事故。 注意事項 如果所取水樣內混有較多的微粒雜質,則在四氯化碳萃取后,水和有機溶劑分層處不會出現明顯的分液層,但仍可用干的濾紙過濾,因為干濾紙會很快吸干混雜層中的水珠,而使四氯化碳通過濾紙時并不影響測試結果。四氯化碳蒸汽對人體有毒害,在操作時應盡量避免吸入,蒸發烘干時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 正滲透 正滲透-尋找水處理脫鹽新技術 正滲透作為一種潛在的水純化和淡化新技術,世界上正對其進行著多角度、深層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正滲透與反滲透是一對互逆的方法。國外1976年,有液-液體系的原始嘗試,國內1992年,發明過液-固體系的正向滲透(非加壓)吸附滲透法脫鹽(CN92110710.2)。直到約10年后,又重新跟隨國際潮流,開始標準的模仿復制的模式, 2008年有綜述報告。 新途徑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壓力驅動反滲透膜分離技術(RO)在膜、膜組器、設備和工藝等方面都有了較大創新和改進,但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RO技術在節能、環保領域存在的局限,而且就脫鹽來講,RO技術可認為已接近發展的頂峰。因此,國外已經開展了“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FO)”的相關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海水淡化、污水處理、食品加工、醫藥等領域得到了應用,特別是“壓力延緩滲透(FRO)海水發電”,更是一項極具前景的清潔再生能源開發技術J。但是國內對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關注得很少,相關研究和論文也不多。雖然,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有了創造性的發明“非加壓吸附滲透法海水淡化”(CN92110710.2)。 正向滲透分離技術很早就得到了應用。很久以前,人們就采用食鹽來長期貯存食物,因為在高鹽環境下多數細菌、霉菌和病原菌由于滲透作用會脫水死亡或暫時失去活性。如今,人們已經開始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進行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垃圾滲透液處理等研究;食品工業在實驗室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來濃縮飲料;緊急救援時的生命支持系統利用正向滲透膜分離技術制取淡水。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正向滲透技術已經應用于人體的藥物控制釋放。 滲透吸附 非加壓吸附滲透海水淡化法,或稱為“正向滲透法”,讓水通過多孔膜正向滲透進入一種超強吸水的吸附劑或鹽濃度甚至超過海水的溶液或固態物,不需要外界加壓,但溶液里的特殊鹽分“提取液”很容易蒸發,不需要加太多的熱(加熱能與反滲透加壓的能量比?)。分固態鹽、液態鹽方向。固態鹽解吸附耗能更小。 海水淡化技術:非加壓吸附滲透海水淡化法(CN92110710.2)1992年:上個世紀90年代鄧宇的發明,《美國化學文摘》收錄。 另外兩種方法都在薄膜結構上有了創新和改進: 納米薄膜 一種用碳納米管來做薄膜的小孔,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的碳納米管薄膜與單純由單壁碳納米管或多壁碳納米管組成的碳納米管相比,強度-重量比、彈性模量-重量比和剛度分別提高了1.6倍、1.4倍和2.4倍。 蛋白質膜 薄膜的孔用引導水分子通過活細胞的細胞膜的蛋白質來構成。 水藻處理 湖水中由于有機物的增多,水藻在充分的富氧環境中在適合的溫度等條件下,將大量繁殖。已經成為水處理的一大難題 水藻屬性 水藻屬于單細胞生物,由于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分支性強的屬性,易于懸浮于湖水表面。 處理方法 綜合以上水藻的屬性,增氧殺菌浮選法已經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通過增加游離氧原子,增大破壞水藻的細胞壁,使水藻失去外界抵抗能力。再通過浮選機理,是失去活性的水藻脫離水面。 |
上一條:四川新環境保護法落地在即:損害生態環境終生追責 | 下一條:【史上最全】環保從業人員必看!關于水處理技術詳解(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