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 電話:183-2853-8768
- 郵箱:1728748202@qq.com
- 網址:www.csxe.cn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北片區港泰大道38號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
昆明17座調蓄池收儲雨污水 |
發布者:成都優普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6/18 點擊次數:1765 |
近年來,“雨污調蓄池”這個名詞已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廣大市民的視線中,那么,雨污調蓄池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到目前為止昆明有多少雨污調蓄池?這些雨污調蓄池發揮了哪些功效?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近日采訪了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昆明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 昆明建成17座調蓄池 “簡單來說,雨污調蓄池是一種空間較大的雨水、污水收集設施,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廣場、綠地、停車場等公共區域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把雨水、污水徑流的高峰流量暫存其內,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從調蓄池中將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規避雨水洪峰,實現雨水循環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對承受水體的污染,還能對排水區域間的排水調度起到積極作用。”昆明排水公司副總經理趙思東解釋說。 為有效地攔截、收儲、轉輸合流制區域的雨污混合水,發揮錯峰處理的功能和作用,“十一五”期間,昆明市一次性開展了17座市政雨污調蓄池建設,其中6座位于五華區、3座位于盤龍區、2座位于官渡區、6座位于西山區。這也使昆明成了繼上海之后,全國第二個大規模建設調蓄池的城市。 2014年5月,昆明市第一座調蓄池——海明河調蓄池建成投運;2016年6月,17座調蓄池全部建成投運,總容積達21.24萬立方米,交由昆明排水公司完全接管運行。“海明河調蓄池設計容積2.8萬立方米,是目前昆明市最大的調蓄池,在雨季來臨時,可以收集周邊5平方公里的全部雨污合流水。其他調蓄池的容積多在7000立方米至1.2萬立方米之間。”趙思東介紹說,這些調蓄池都是地下式結構,為了確保運行安全,并保障管理值守人員的安全,將管理值班室設為地上式,用于日常運行管理及放置配電柜等。調蓄池上部結合周邊環境進行綠化景觀布置,除值班室和檢修通道外,其他區域均為綠化景觀。 “在下大雨、污水處理廠滿負荷或超負荷運行時,我們就會將雨污混合水或者污水收集進調蓄池,當污水處理廠有多余的處理能力后,再將調蓄池中的水接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大大降低了河道、滇池的污染負荷。”趙思東介紹,截至2018年底,這17座調蓄池已累計蓄水4173次,蓄水總量約6199.1萬立方米,其中2018年全年累計蓄水988次,蓄水量約3432.62萬立方米。 關鍵的每年“第一場大雨” 經過數月的干旱季節,地表都會累積大量的污染物,每年第一場甚至第二、第三場大范圍降雨襲來時,就會將這些污染物沖刷至雨水中,如果此時不將雨污合流區內具有高濃度污染負荷的雨水收集后進行處理,那么,這些污染負荷勢必將進入河道,最終進入滇池造成污染。而往往此時主城區各座污水處理廠會處于高負荷或超負荷運行中,因此,將雨污合流區內超量的“第一場大雨”雨水收集、儲存起來,也就成了調蓄池承擔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為了盡量將雨污合流區內的初期雨水收集起來,每年旱季時我們都會對所有調蓄池進行清淤,開展設備檢修,確保各座調蓄池都能正常運行。”趙思東表示。 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電腦操控開閘、閉閘,實時顯示各臺設備運行情況,何時進水出水、進出水量多少系統全程自動記錄……這是13日記者在烏龍河調蓄池見到的一幕。“拿6月12日晚間到13日凌晨昆明主城區降下的今年‘第一場大雨’來說,12日下午2點40分左右,我們就收到了主城區即將迎來強對流天氣的預警,我們就準備好降雨發生后隨時啟動調蓄池。”趙思東介紹說。 12日晚上7點開始,昆明主城區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主城3小時累計雨量超20mm以上(暴雨級別)的雨量站有9個,超50mm以上(大暴雨級別)的雨量站有1個,而這場大雨也使得多個雨污混流區內的初期雨水量激增。 “在這場大雨中,我們根據各地降雨量,在晚上7點至9點期間先后啟動了16個調蓄池,至13日上午8點,共收集、儲存雨污混合水16.5萬立方米,既控制了初期雨水對受納水體的污染,又發揮了很好的錯峰調蓄作用,大大降低了初期雨水帶來的污染負荷。”趙思東表示。 不斷豐富調蓄池新功能 除了規避雨水洪峰,避免初期雨水污染河道和滇池,對排水區域間的排水調度起到積極作用外,近年來,昆明市還“先行先試”,不斷豐富調蓄池的新功能,使其在旱季也發揮功效,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旱季時,由于用水量的波動,比如說早、晚用水高峰期,部分污水處理廠也會出現滿負荷或超負荷運行情況,這時我們就會將超量污水收儲進調蓄池,待夜間或其他污水處理廠有多余處理能力時將污水接入污水處理廠。”趙思東告訴記者,金色大道調蓄池、麻線溝調蓄池和白云路調蓄池就是3個常年24小時開閘運行的調蓄池。 此外,昆明市還實施了調蓄池挖潛增效應急試驗項目,在昆一中調蓄池還建設了污水處理設備,在日常收集雨污混流水或生活污水后就地進行處理,經處理后的中水直接用于綠化灌溉。目前,正在學府路調蓄池、采蓮河調蓄池、明通河調蓄池建設就地處理設施,以增加雨水利用率。 “除了市政雨污調蓄池,近年來昆明市還逐年在入滇池主要河道及支次溝渠、滇池面山區域修建調蓄池,除了防洪、削減進入城市的雨水總量外,還能大大降低面山雨水泥沙量,提高雨水利用率,為滇池治理和防洪防澇貢獻力量。”趙思東介紹說。 趙思東向記者透露,位于昆明市第三水質凈化廠附近和鄭和路溝附近,設計容積分別為2.4萬立方米和1.4萬立方米的兩座新建市政雨污調蓄池即將完工,預計再過1至2個月就可投入使用,屆時,昆明市的市政雨污調蓄池數量將達19座,總容積也將增加至25.04萬立方米。 ——文章來源于新華網 |
上一條: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黑沱河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即將完成全部工程 | 下一條:加強黑臭水體整治,實施地表水環境生態補償 |